5 個肌耐力訓練大公開!想瘦身、變強?看這篇就夠了!

你是不是有過這種經驗:剛開始運動超有動力,但沒幾分鐘就累得不行?
或是覺得自己力氣還行,但跑個樓梯就氣喘吁吁?這就是肌耐力不足唷!

別擔心,今天這篇就來聊聊肌耐力到底是什麼?為什麼這麼重要?
還有幾個超實用的訓練方法,讓你運動不再累癱,甚至能更輕鬆的瘦身!

肌力與肌耐力有何不同?

什麼是肌力?

肌力就是看你的肌肉能一次發揮多大的力量

比如舉起很重的東西

就好像手機電池的瞬間輸出功率

能一次提供很大的電量

就像手機的快充功能或瞬間高耗能輸出

快速完成高負荷的任務。

比如:

  • 能一次舉起很重的啞鈴或槓鈴。
  • 推開重物或在短跑時全力衝刺。

什麼是肌耐力?

肌耐力是肌肉能夠持續發揮力量、重複動作的能力,

比如跑步跑更久或做更多次伏地挺身。

肌耐力也是肌肉的持久能力

像手機電池的續航力

讓你能持續進行某種動作而不疲勞

比如:

  • 長時間跑步或騎車。
  • 連續做多次伏地挺身或深蹲。

總結:肌力看的是短時間內的爆發力,而肌耐力看的是長時間內的穩定輸出!

肌耐力的重要性?

1. 提升運動表現

你有沒有試過跑個幾分鐘就腿軟?這就是肌耐力不足的表現!

當肌耐力變強,你會發現跑步、騎車、爬山都沒那麼累,甚至可以越來越持久。

2. 減少受傷風險

肌肉耐力差,容易在日常生活中姿勢跑掉

造成長時間的姿勢不良導致受傷機率提升。

訓練好肌耐力,就能讓身體更穩定平衡,降低肌肉拉傷、扭傷等風險。

3. 促進脂肪燃燒

肌耐力訓練通常是低重量或有氧運動,能讓你心跳加快、燃燒更多熱量。

如果你想減脂、雕塑身形,這類訓練絕對要加進來!

4. 延緩衰老過程

隨著年齡增長,肌肉會慢慢流失,導致體力變差、容易造成身體疼痛不適。

但如果現在開始鍛鍊肌耐力,就能保持身體的靈活度還有降低老化現象!

肌耐力訓練有哪些?

1. 有氧運動(適合新手)

像是慢跑、游泳、騎腳踏車,這些都是超棒的肌耐力訓練。

每週 3-5 次,每次 30 分鐘以上,就能有效提升耐力。

記得訓練肌耐力要慢慢增加強度,不要一次強度過高,

會造成受傷以外也會減少運動的熱誠唷!

2. 重量訓練(加強局部肌群)

 用較重的重量並重複多次的方式來練

比如:

• 深蹲:腿部、臀部耐力

• 伏地挺身:胸肌、手臂、核心

• 仰臥起坐:核心耐力

• 引體向上:背部、手臂

訓練小撇步:

每組 8-12 次,做 2-3 組

休息時間不要太長 2-5 分鐘左右

讓肌肉適應持續發力的狀態。

3. 循環訓練(全身一起鍛鍊) 

這種訓練方式是一個動作接一個,中間幾乎不休息

可以讓心肺、肌耐力一起提升。

範例訓練:

1. 深蹲 15 次

2. 伏地挺身 15 次

3. 開合跳 30 秒

4. 仰臥起坐 15 次

5. 弓步蹲 15 次

做完一輪休息 30-60 秒,重複 2-3 輪,累到爆但超有效!

4. HIIT(高效燃脂+提升耐力)

 HIIT (高強度間歇訓練)是結合短時間高強度運動 + 短暫休息

比如:

• 30 秒波比跳 + 30 秒休息

• 40 秒深蹲跳 + 20 秒休息

• 30 秒衝刺跑 + 30 秒慢走

這種訓練不只提升肌耐力,還能讓你運動完後繼續燃燒脂肪(後燃效應)!

5. 瑜伽(核心與肌耐力的完美結合)

 別小看瑜伽,它對肌耐力的幫助超大!

像是:

• 平板支撐(Plank):強化核心

• 橋式(Bridge Pose):鍛鍊臀部、下背

• 戰士二式(Warrior II):加強腿部與耐力

如果你想讓肌肉更有控制力,瑜伽絕對值得一試!

現在就開始行動!

如果你想提升運動表現、減少受傷、瘦身燃脂、延緩衰老

肌耐力訓練一定要安排進去!

不要在明天了,從今天就開始伏地挺身、深蹲、開合跳太辛苦了

先從有氧快走開始吧!

記住: 肌耐力不是一天就能練成的,但只要你願意開始

每一次訓練都是讓自己改變的開始。

每天進步 1 %讓一年後的你變得更有活力更加健康吧!

參考資料

World Gym Taiwan – 肌耐力訓練介紹

Women’s Health – 如何提升耐力

Ricky 健身筆記 – 肌力與肌耐力的差異

Schiff 健康專欄 – 肌力與肌耐力鍛鍊

專欄合作專家

曾榆懋 運動按摩師
黃琳玲、物理治療師、物理治療師介紹、物理治療師
黃琳玲 物理治療師

發佈留言